Tuesday, October 12, 2010

夠好的母親

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文章,學習做個夠好的母親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英國的心理分析大師溫尼卡(D.W. Winnicott)提出「夠好的母親」這一概念,也許有助於我們突破現代父母所面臨的壓力與困境。

為人父母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特別是在這個高壓力、高焦慮的時代,多數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,並為無法勝任親職而深感自責與愧疚。溫尼卡根據他的臨床經驗指出,不完美的父母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傷害,只要能符合對自己坦承、恰當地表達憤怒情緒、充分地表達愛意、獨立自主、重視溝通、承認人的不完美等六大原則,就是夠好的父母。

第一個原則是:對自己坦承。也就是不以孩子做為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。譬如有些父母因為自身的疲憊,往往希望孩子能夠睡午覺或晚上早早入睡。如果父母無法釐清是自己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,就很容易出現父母堅持要孩子早睡是為孩子好,但子女不但不領情,反而感到困惑與生氣。唯有明確地告訴孩子自己非常疲憊需要休息,並確實要求孩子配合、不吵鬧,才能夠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態度,順利解決問題。

第二個原則是:恰當地表達憤怒情緒。教養子女的過程沈悶無趣難免,精疲力竭更是常有的事,一位「夠好的父母」能夠及時覺察並以恰當的方式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。譬如在煩躁與憤怒的情緒來襲時,能夠找人及時接手,或者暫時離開、冷靜下來,以免自己對孩子大動肝火,造成不必要的強烈衝突。當孩子對父母有負面情緒時,也能夠了解這個情緒的必然性,體認這是情緒教育的最佳時機,適當地接納與引導,幫助孩子邁向成熟。
第三個原則是:充分地表達愛意。這也是親子關係的最佳觸媒。心理學家針對「什麼樣的方式能夠教養出負責成熟的孩子」這個課題,做過相當多的研究。結果發現在合理的範圍內,不管是管得緊一些或鬆一點,只要孩子能感受到父母親的愛,最後都會有不錯的結果。特別是透過肢體的接觸和語言的肯定,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,對於長大之後的成就動機與人際關係都有相當大的正面影響。

除了上述三項最重要的原則之外,溫尼卡還提出:獨立自主,不以孩子的表現來界定自己的價值;重視溝通,不讓孩子因為與父母不同而背負違逆父母的罪惡感;承認人的不完美,寬恕自己及孩子所犯的錯誤等三項原則。

適度的放鬆,讓我們更能發揮高EQ的效能。在這個事事講究績效、時時追求完美的時代,學習以「夠好的父母」取代「完美的父母」,不失為一帖清涼的藥方!(本文摘錄自《情緒教養從家庭開始》)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