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網路上看到這個,蠻實用的。稍微了解一下,去超市才不會呆呆的站在那邊不知道要買什麼。
按照所處的部位不同,豬肉大體分為10種。不同部位的豬肉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,也因此適合不同的烹調方法。豬小里肌肉 熱量最低。不同部位的肉,熱量不同!專家指出,豬肉中的「小里肌肉」(俗稱「腰內肉」)在豬隻各部位中熱量最低,每百公克只有九十大卡。營養師謝宜芳公布吃豬肉的三大秘訣:挑部位、去油脂、少油炸。各部位裡,小里肌肉(腰內肉)熱量最低,每百公克只有九十大卡。她也推薦「後腿肉」與「前腿肉」,每百克熱量各只有114與115大卡。
小里肌肉:是脊骨下面一條 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。肉中無筋,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。水分含量多,脂肪含量低,肌肉纖維細小,炸、、炒、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。
臀尖肉:位於臀部的上面, 都是瘦肉,肉質鮮嫩,烹調時可用來代替裡脊肉。
坐臀肉:位於后腿上方,臀 尖肉下方。全為瘦肉,但肉質較老,纖維較長,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。
五花肉:為肋條部位肘骨的 肉,是一層肥肉、一層瘦肉夾起的,適於紅燒、白燉和做粉蒸肉。
前腿肉:又稱夾心肉,位於 前腿上部,半肥半瘦,肉老筋多,吸收水分能力較強,適於做餡和肉丸子。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,叫小排骨,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。
前排肉:又叫上腦肉,是背 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,瘦肉夾肥,肉質較嫩,適於做米粉肉和燉肉。
奶脯肉:在肋骨下面的腹 部,結締組織多,均為泡泡狀,肉質差,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,也可燒、燉或用於做酥肉。
彈子肉:位於后腿上,均為 瘦肉,肉質細嫩、筋少、肌纖維短,適用於炒、煸、炸等。
蹄膀:位於前后腿下部,后 蹄膀比前蹄膀好,紅燒和清燉均可。
頸肉:又稱血脖、槽頭肉, 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,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,多有污血,肉色發紅,肥瘦不分,肉質差,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。
文章轉自 中國時報 2007.03.27 /環球時報 生命周刊》
肉粗,維生素B1含量多,營養價值高。可切成碎肉、薄切片、角切,做成肉丸子、咖喱或滷肉等。
2)通脊,外脊
油脂含量適中,豬肉風味絕佳之處。可拿來大塊煎或炸豬排,也適合各種豬肉料理。
3)里脊肉
肉質柔軟,維生素B1多,脂肪少,是減重或老年人的最愛。
4)通脊,外脊
次於里脊肉的上等豬肉,香味盛,可切成大大塊,最適合做炸豬排。
5)「五花肉」,台語的「三層肉」的部位。
肉硬脂多,蛋白質少,適合拿來燉或滷,或切薄片做成豬肉湯。
6)腿部內側部分。
肉軟,蛋白質含量多。適合各項料理,做火腿的愛處。
7)腿部外側肌肉的部分
脂少肉硬紅肉多。薄切或角切,做烤肉、煎肉用。
文章轉自>>
2 comments:
我相信我的肚腩大概是屬於五花肉,不同的是沒有瘦肉,只有肥肉:(
CC
CC,
我更慘~~我全身上下都屬五花肉....
Post a Comment